青英部隊是抗日戰爭時期,以魯家峪為中心的冀東中部抗日根據地創建后,為保衛抗日政權、大面積開辟根據地,由豐玉遵眹合縣于1940年5月建立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裝,它的內部名稱,初為豐玉遵聯合縣特務大隊,后稱基干隊、總隊。1940年9月,冀東軍分區司令部給其對外名稱為青英部隊(青年英雄部隊之意)。自此至1943年初,這支隊伍的內部名稱雖幾經變更,但多不為群眾所知,只有青英部隊這個名字廣為流傳,深入人心。1943年2月,晉察冀軍區第十三軍分區,對冀東各聯合縣抗日武裝實行一元化領導,青英部隊被集體編為第四地區隊(不久為獨立四區隊)。當年夏季它開始直屬于冀熱邊特委第五地委,戰斗在五地委所轄的五個抗日聯合縣的廣大地區。1944年,為迎接抗日戰爭的反攻,冀東各級武裝部隊大力擴充,獨立四區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于當年4月解體,人員充實到冀東主力部隊和新建的地區隊。
1940年1月,冀東區黨分委根據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和冀熱察區黨委的指示,在遵化縣葛老灣召開會議。會上做出了肅匪、建政、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鞏固老區等決定。根據葛老灣會議精神,以魯家峪為中心的豐玉遵抗日根據地在原有的基礎上加速開辟。2、3月間,抗日民主政府——豐玉遵聯合縣辦事處、聯合縣政府相繼建立。為深入、全面地開辟根據地,鞏固新生的抗日政權,豐玉遵聯合縣所屬的第一支武裝——豐玉遵聯合縣特務大隊,于當年5月正式建立。
初期的特務大隊共28人,分為三個班,特務大隊隊長由豐玉遵聯合縣武裝部長田心擔任。這28人大多數是新開辟的各村中苦大仇深而又有高度抗日熱情的青年,其中有些人在建隊前就參加了抗日工作。特務大隊的中心任務是保衛縣委、縣政府,配合縣區領導開辟根據地。具體任務是剿匪、反特除奸等。主要活動在豐玉遵三縣交界處的魯家峪一帶,開始他們先把魯家峪山內外的土匪、敵特肅清,到當年夏季配合縣區工作人員開辟了左家塢以西,小泉以東,京唐公路以北到黨峪一帶的地區。
隨著在開辟地區中剿匪、反特斗爭的開展,特務大隊得到了鍛煉,他們已逐步敢于同成股的敵人發生戰斗。1940年7月初的一天,特務大隊同軍分區第三總隊、遵化縣隊,在豐潤縣葛家屯主動誘擊沙流河和石佛寺的兩路偽軍。這次戰斗雖然由于指戰員們缺乏經驗,未能取得理想戰果,表現了青英部隊作為一支年輕的戰斗隊的幼雅,但它確是青英部隊建立后的第一次戰斗,為青英部隊和獨立四區隊以后四年中的近百次戰斗開了先河。
1940年8月,特務大隊發展到80多人,鑒于人數的增加,把原來的三個班升編為三個隊,隊下設分隊。這時,青紗帳起,豐玉遵聯合縣縣、區兩級抗日工作人員,利用有利時機,以北部根據地為依托,向京唐公路以南敵占區發展。這里由于敵人幾年來的森嚴統治,群眾不明我抗日政策,對我抗日工作人員冷漠,致使開辟地區的工作很難打開局面。在向路南開辟的過程中,特務大隊密切配合縣區領導起了重要作用。1940年8月的一天,縣區領導和大隊部分指戰員,宿于玉田縣劉家橋時,有土匪在鄰村青莊塢敲詐搶劫,隊長田心聞訊后,帶領戰士數人,速趕到青莊塢村中,擊斃土匪1人,其余被擊傷后狼狽逃竄。特務大隊的這一行動,在群眾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使他們很快改變了對抗日人員的認識,他們不僅多方支援抗日工作,還踴躍參加特務大隊,從而使這一地區的開辟工作打開了局面。
1940年10月,隨著整個冀東抗日工作的大發展,各聯合縣武裝也得到明顯的壯大和發展,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加強上級對地方武裝的領導,根據冀東軍分區司令部的統一命令,豐玉遵聯合縣特務大隊,編為豐玉遵聯合縣基干隊?;申牫h委武裝部長田心任隊長外,軍分區還派來孫桂卿任指導員,初期的基干隊轄三個隊,隊下設分隊,基干隊建立后,各區小隊隊員不斷補充進來,人民群眾踴躍參加這支隊伍,到1941年5月底基干隊發展到178人,鑒于人數的增加,基干隊在原有三個隊的基礎上增編了第四隊。
1941年5月下旬,敵調集主力兩個師團,連同偽軍共4萬余人,號稱“十萬精兵”,開始對冀東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冀東抗日主力部隊及各聯合縣武裝成為他們主要圍殲對象。6月8日,豐玉遵聯合縣基干隊全體指戰員與十二團直屬隊,在豐潤縣于辛莊遭日偽軍3000余人的圍攻,全體指戰員經過一天的浴血奮戰,雖殺傷敵人20多,但終因寡不敵眾,基干隊139名同志陣亡,連同十二團戰士共犧牲180多人?;申犞笇T孫桂卿也在戰斗中自斃殉國。這是青英部隊建立以來遭受的最大挫折,它使通過一年來對敵斗爭的培養和鍛煉初步成長起來的青英部隊幾乎全部損失。
戰后,基干隊幸存的30多名同志沒有被敵人的暴行嚇倒,他們化悲痛為力量,在隊長田心的召集下重新集結。豐玉遵聯合縣委、縣政府獲悉基干隊遭受重大損失的消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h委要求,各區小隊全部參加基干隊,號召并動員根據地各村報國隊員和一切要求抗日的青年積極加入基干隊,這使遭受挫折的基干隊又迅速壯大。當年7月,根據人員情況基干隊編為兩個隊。同時,縣委還要求各區半脫產的武裝報國隊,配合基干隊活動,服從基干隊的統一指揮。為適應青英部隊對各區武裝的領導,根據縣委決定,豐玉遵聯合縣基干隊于1941年7月編為豐玉遵聯合縣總隊??傟犻L由豐玉遵聯合縣委武裝部長田心擔任。江平、李興、趙化一擔任副總隊長,由他們三人分別具體負責各區武裝報國隊的領導工作。與此同時,總隊及時總結于辛莊戰斗的教訓,積極尋找戰機,力求挽回不利局面。8月初,總隊第一隊同李興、白虹領導的區小隊,在玉鴉公路馬家莊西,奇襲偽警察隊,擊斃鴉鴻橋偽警察局長以下10余人,其余20多名偽警察全部被俘,繳獲全部武器。這次伏擊戰的勝利,對驍橫一時的敵寇是個震懾,對當地抗日群眾是個鼓舞,使總隊內部一度產生低落情緒的指戰員重新振作,繳獲的武器也使隊伍得到了裝備。與此同時,總隊第一隊也在豐潤境內,同武裝報國隊一起多次出擊襲擾敵人。
1941年10月,由于根據地的擴大,豐玉遵聯合縣劃分為北部的豐玉遵和南部的豐玉寧兩個聯合縣。根據冀東軍分區司令部的決定,豐玉遵地區軍分區偵察連和十三團三營在這一帶堅持活動。青英部隊為豐玉寧聯合縣總隊,主要堅持活動在豐玉寧地區。為了充實這支部伍,上級于當年秋季把堅持在薊縣東部的蘇福榮、張志超領導的游擊隊,編入豐玉寧聯合縣總隊,為第三隊。得到充實后的總隊采取靈活機動戰術,他們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分散活動為主,第一隊主要活動在薊縣上、下倉一帶地區。
1941年冬,敵寇第二十七師團調離冀東,偽治安軍3萬余人駐冀東腹地,冀東抗日部隊掀起了打治安軍的高潮。在打治安軍的戰役中,總隊單獨或協同主力部隊,多次主動出擊,曾在豐潤新店子等地給敵人以打擊。
1941年夏季大掃蕩,敵人妄圖以于辛莊一戰置我青英部隊于死地,然而青英部隊在人民的支持和上級黨的關懷下,重整旗鼓,更加頑強地戰斗,在斗爭中人員大幅度增加,繳獲的武器裝備了自己。到1942年初,青英部隊人數不但沒少于于辛莊戰前,反而遠遠超出戰前,空前地發展到250人。
1942年3月底,敵開始推行“第四次治安強化”運動,日軍第二十七師團返回冀東,連同偽軍4萬余人,對我冀東根據地進行掃蕩。在敵人的長途奔襲、鐵壁合圍、反復清剿中,豐玉寧聯合縣總隊猝不及防,再次遭受重大損失??傟牫ㄓ崅刹彀?、第一隊、第二隊活動在北部山區的兩個班,其余人員均在敵人的瘋狂進攻中犧牲或失散。面對殘酷的環境,如果總隊繼續堅持在豐玉寧平原地區,不但得不償失,而且會招致更大的損失。為保存實力,根據冀東區黨分委的指示,豐玉寧聯合縣總隊除活動在北部山區的兩個班外,其余的70多人,于1942年5月中旬,在玉田北部大山王莊集合,隨豐玉寧聯合縣委、縣政府和各區部分抗日工作人員一起撤往長城外。在長城一帶的一個多月中,縣總隊跟隨縣委、縣政府領導,依靠當地群眾的支持,在運動中避開敵人的鋒芒。通過休整,人員雖未增加,但指戰員們的士氣提高,戰斗力有所恢復。
1942年,日軍第二十七團師團南調,敵“四次治強”結束。冀東區黨分委抓住敵人這一喘息之機,于7月1日指示豐玉遵聯合縣,立即恢復被敵蠶食的豐玉寧地區。豐玉寧聯合縣總隊按照縣委的布置,分東西兩路跟隨縣區領導立即返回豐玉寧。
恢復豐玉寧的斗爭異常艱苦,特別是西路,由于敵人對玉田的森嚴統治,使抗日人員很難找到立足之地。指戰員們不屈不撓,積極創造條件堅持斗爭。東路敵人的統治相對薄弱些,通訊偵察班不失戰機,主動出擊敵人。7月上旬的一天,駐豐潤縣城的偽治安軍兩個連外出騷擾。通訊偵察班在豐潤老莊子公路的東、西那母莊一帶襲擊敵人,傷敵軍數人。此次戰斗戰果雖不顯著,但它是恢復豐玉寧地區的第一仗,因此影響很大。它給敵人森嚴的統治打開了缺口,使群眾知道自己的隊伍仍然存在,縣總隊打回來的消息傳開后,在“四次治強”中失散、未能隨隊伍去口外的隊員們聞訊后紛紛歸隊。與此同時,東西兩路隊伍會合。到1942年10月,豐玉寧聯合縣總隊恢復到170多人。
1942年10月,敵開始了“第五次治安強化”運動。日寇第二十七師團連同偽滿軍、關東軍、偽治安軍等4.6萬余人,對冀東進行“梳篦清剿”。為避開敵人進攻的鋒芒,使剛剛恢復起來的縣總隊不致再次遭受嚴重損失,上級決定豐玉寧聯合縣總隊,除通訊偵察班外,同軍分區偵察連的一部分撤到長城外無人區。在無人區,由于敵人的集家并村,使縣總隊無法接觸群眾。部隊失去了物質來源,供給十分困難,糧食緊張,每天只能吃兩頓稀粥,最困難時,只能吃干樹葉,沒有蔬菜,就用僅有的一點鹽沖鹽水當菜,沒有房子,就折枝撿柴草搭起簡易窩棚。寒冬臘月,北風如刀削,滴水成冰,戰士們缺少棉衣鞋襪,休息時就緊緊靠攏在一起取暖。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指戰員們仍堅持練兵,還要時刻警惕敵人的襲擊。
在總隊大部分堅持在無人區的同時,通訊偵察班在隊長田心的帶領下,在唐山以南、草泊以北一帶敵人統治薄弱區,堅持根據地的開辟工作。直到1943年初,北去的指戰員從無人區撤回,同通訊偵察班會合。
1943年1月,第十三地委舉行會議,確定1943年的基本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恢復被“蠶食”的基本區,并結合鞏固山區開辟新區。為適應新的任務,第十三軍分區根據晉察冀軍區的指示,對冀東各聯合縣武裝實行一元化領導。豐玉寧聯合縣總隊于當年2月被編為第四地區隊,3月又確定不配屬于冀東某主力團,由其自己單獨執行任務,為獨立區隊。獨立四區隊轄一個通訊偵察班和三個連,第一連四個排,其余兩個連均為三個排,包括通訊偵察班共500多人。由田心擔任區隊長,豐玉遵寧聯合縣委書記武仁兼任政委。它的組成成分除原來的青英部隊外,還吸收了王定國領導的軍分區偵察連的一部分。
獨立四區隊根據地委開展恢復基本區戰役的決策,除密切配合軍分區司令部的行動外,還不失一切戰機,單獨主動出擊。剛剛建立的四區隊于1943年2月18日,為配合軍分區司令部的行動,在豐潤縣南青坨與500多敵偽軍發生戰斗,戰至黃昏,傷敵20多,俘敵2名,繳戰馬1匹。這次戰斗是恢復基本區戰役開始后的第一仗,在群眾中產生了很大影響。
南青坨戰后,四區隊繼續前進,于3月初拿下寧河縣板橋據點。駐守據點的偽軍一個小隊,除5人被擊斃外全部被俘,繳獲全部武器和物資。而四區隊無一傷亡。這是獨立四區隊建立后,也是青英部隊建隊以來第一次攻據點,而且一舉成功。特別是破天荒地繳輕機一挺,加強了部隊的裝備。指戰員們喜出望外,求戰情緒更加高漲。此后獨立四區隊連續出擊均獲勝。4月,在海濱協同第一地區隊拿下灤南南堡敵據點;5月,在豐潤龍虎莊伏擊豐潤偽地方軍一個大隊,傷敵20多,俘敵50余,繳重機槍兩挺、步手槍70多支。同日晚,在豐潤中門莊以微小傷亡,突出敵重兵伏擊圈。
兩三個月以來頻繁戰斗的勝利,使四區隊指戰員們的士氣越來越高漲。繳獲敵人大量武器和物資充實了我軍,使獨立四區隊戰斗力大大加強。由于戰斗實踐的鍛煉,指戰員們的戰術和應變能力都有了大的提高,這一切都標志著獨立四區隊已經成為一支具有較雄厚戰斗實力的隊伍。在這種情況下,獨立四區隊決定進攻玉田窩洛沽敵據點。
窩洛沽據點,是敵寇為全面控制玉田南部,經過慘淡經營而設立的重要據點。這里駐有王紹武的一個偽警備大隊,還有四區反動民團,共500多人。隨著抗日力量對玉田恢復工作的不斷深入,這個據點已越發成為我們的主要障礙。因此,獨立四區隊決定攻克它。1943年6月12日,獨立四區隊通過內線詳細掌握敵情。在經過充分的戰前動員、 周密的作戰布署和必要的物質準備之后,于午夜時分向據點發起攻擊,丑時戰斗結束。此戰敵人除偽大隊長王紹武只身逃跑、少數被我擊斃外,其余 400多人全部被俘。繳長短槍374支,子彈4萬發,手榴彈1500顆,還有大量物資。次日拂曉又一鼓作氣拿下了石臼窩據點。這一仗轟動了玉田、寧河、豐潤,大滅了敵偽的威風,大長了抗日群眾的志氣,為大面積迅速恢復南部地區打開了局面。
1943年7月,第十三地委改為冀熱邊特委,特委下設五個地區委。獨立四區隊直屬第五地區委領導,由地區委武裝部長田心任隊長,地區委書記焦若愚兼任政委。自此,獨立四區隊戰斗在五地委所轄的豐玉遵、豐玉寧、玉薊寶、香武寶、武寶寧五個聯合縣的廣大地區。同年8月,獨立四區隊在豐玉遵地區和區小隊并肩拿下亮甲店據點。同月,在玉薊寶地區的霞港,與十一團并肩重創偽治安軍一〇二團的一個營。10月摧毀寶坻爾王莊據點,同月,在武寶寧地區的梁家沽突出1500多敵人的重圍。這時候,第五地區委所屬的后方兵工廠、被服廠和衛生所建立,使獨立四區隊有了武器和后勤保障。同年11月,軍分區司令部派婁平到獨立四區隊任專職副政委。同年12月,上級把豐玉遵聯合縣大隊100多人集體編入獨立四區隊,為第四連。到1943年底,獨立四區隊已發展到 600多人。戰斗的節節勝利,軍分區司令部和上級黨委的關懷,人員的大量擴充,裝備的大幅度改善,是自1943年青英部隊改編為獨立四區隊以來,空前大勝利大發展的一年。此時,發展壯大的獨立四區隊不僅本身實力雄厚,還能不斷派出人員,拿出武器,擴大和裝備各聯合縣武裝。
1944年1月,第十三軍分區首長率十三團進抵玉薊邊界,準備恢復被敵蠶食的冀東最后一塊的薊縣南部平原地區,獨立四區隊接軍區電令前去配合。1月20日清晨,獨立四區隊宿營于玉田西黃土坎村時,遭到配有7輛坦克、火炮數門的1500多精銳日軍和230多偽軍的突然合擊。經過一天十多個小時頑強戰斗,全體指戰員堅守了陣地,共斃敵1500多人,而且在冀東首創擊毀敵坦克的戰績。傍晚,獨立四區隊趁夜色順利突圍。黃土坎這么大突圍戰的勝利,不僅在獨立四區隊是空前的,而且在整個冀東抗戰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不論是戰斗激烈之程度和斃傷敵寇的人數之多都數罕見。這次戰斗,由于指揮員的正確果敢,戰士們的能攻善守、英勇頑強,使它成為防御戰的光輝范例,它標志著獨立四區隊的真正成熟。此戰后,人民歡欣鼓舞,玉薊和薊寶邊界地區我地方工作人員趁勢立即深入,冀東中部最后一塊被敵蠶食區的恢復指日可待。
1944年4月冀熱邊特委發布《1944年工作方法與任務》指出:團結冀熱邊人民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難,堅持抗戰,堅持根據地,積蓄力量,準備反攻,迎接最后勝利,這是我們1944年工作的總方針。為適應新的斗爭需要,冀東武裝力量大量擴充,各級地方武裝不斷升編,主力部隊得到擴充,1944年4月底,根據十三軍分區司令部的命令,獨立四區隊第二連編入冀東主力十一團,第三連同薊寶聯合縣基干隊合并建立第十區隊,至此,獨立四區隊不復存在。
青英部隊和獨立四區隊在它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一直把黨的建設作為大事來抓。青英部隊時期,大隊建有支部,各隊設黨小組,積極培養和發展黨員。改編為四區隊后,區隊建總支,各連建支部。1941年以前,每隊只有2至3名黨員,到獨立四區隊建立時,每個連已發展到20多名黨員。從一般群眾發展為正式黨員,一般都要經過四個月至一年的考驗和培養。對黨員的教育工作,除非常情況下基本制度化,采取的方式是個別有針對性地談話和上大課相結合的辦法,上大課有時也吸收黨外群眾參加。教材是上級黨委發下來的黨員課本和黨章等。引導學習的主要內容是黨的基本知識,進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教育、為大多數人的解放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的教育,還有氣節、紀律等教育。由于黨的教育抓得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非常突出。每當對敵斗爭的生死關頭,共產黨員都是主動站出來,不惜鮮血和生命,沖鋒在前。因此,共產黨員在隊伍中享有極高的威信。
整個隊伍的政治思想建設也是貫穿始終的。1940年10月,青英部隊開始配指導員,以加強政治思想工作。1941年3月,青英部隊利用冀東根據地形勢大好時機,隨主力部隊十二、十三團,去盤山根據地參加整訓,整訓期間,除進行了軍事紀律的學習訓練外,主要是進行了政治思想方面的整頓和教育。主要內容是階級教育和民族教育,使指戰員們樹立無產階級和愛國主義思想。盤山集訓后,各隊配備了政治干部,獨立四區隊時,區隊設政委,各連設指導員,除利用戰斗間隙學習上級發的政治課本外,還時常通過上大課進行國際、國內形勢教育。結合學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教育戰士遵守無產階級鐵的紀律,愛護老百姓,搞好軍民關系。
隊伍在戰斗間隙還結合政治學習,進行文化教育,自盤山集訓后,各隊配備了文化教員,利用根據地印發的識字課本,引導戰士們讀書識字、學唱抗日歌曲。
青英部隊與獨立四區隊不同于舊軍隊,它的官兵關系是平等的。在軍事訓練上教學相長,實行的是官教兵、兵教官的練兵方法。在生活上干部愛護戰士,戰士關心干部,這互相愛護越是在艱苦的環境中越能體現出來,部隊內部嚴禁干部打罵和體罰士兵。
青英部隊和獨立四區隊在幾年的艱苦斗爭中,之所以能夠生存并不斷發展壯大,從而戰勝兇惡的敵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從青英部隊最初的28個人,經過于辛莊戰斗和敵“四次治強”的嚴重挫折,不但沒使它毀滅,反而逐步發展到獨立四區隊最后的600多人。這是因為冀東地區的人民是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兵源。每年都有很多群眾踴躍參加到隊伍中來。部隊的物資供應也全靠冀東群眾提供,特別是在群眾遭受自然災害和日寇大肆經濟掠奪和破壞,生活非常艱苦的條件下,也從來是保障這支隊伍的需要。具體到每次戰斗,更需要地方干部和群眾大力進行人員和物資方面的支援。
從1940年5月到1944年4月,青英部隊和獨立四區隊整整經過了四個年頭。在這四年中人員增加了20多倍,武器裝備有了根本的改善,軍事素質大幅度提高,各種組織和制度從不健全到基本完善,最后已成為一支擁有一定戰斗力的正規化的抗日武裝集團。青英部隊和獨立四區隊戰功顯赫,四年中他們同日偽發生戰斗近百次,擊斃日寇450 人,擊傷日寇235人,擊斃偽軍857人,俘敵587人,繳步手槍1500多支,繳輕重機槍19挺,繳炮5門。然而這勝利來之不易,它是以孫桂卿、劉醒華、王振山等指揮員和334名戰士的壯烈犧牲,以及420多名指戰員的光榮負傷為代價換來的,四年來,青英部隊和獨立四區隊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在冀東抗戰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